网络游戏成瘾,也称为“游戏障碍”,是指个体在玩网络游戏时,表现出无法控制的游戏行为,导致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受到严重干扰。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网络游戏成瘾的特征包括:
控制能力下降:
例如,游玩游戏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就像酒瘾一样,越喝越多,越喝越频。
优先级变化:
将游戏作为生活的重心,忽视学业、工作甚至不承担家庭社会责任。
心理上的渴求:
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必须上网玩游戏才能达到心理平衡。
行为习惯和脑机制的相互作用:
游戏的可获得性、奖励系统和社交互动等因素会增强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导致用户形成成瘾性的行为习惯。长期过度游戏会引起大脑中奖赏回路的异常激活,导致成瘾者对游戏的奖赏反应过度增强,同时对现实生活奖励的反应减弱。
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沉迷网络游戏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包括生活态度消极、存在社交障碍等。
正强化:
游戏带来的兴奋、刺激和奖励等正面感受会强化无线上网的欲望,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包括自身自控能力差、游戏设计具有吸引力、社交互动的需求以及大脑神经适应性和奖赏系统的变化等。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模式,涉及行为习惯和脑机制的相互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心理、社会和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帮助个体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