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则包括土壤、水、气候等物理环境。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生物降解、光合作用等过程进行转化和循环。
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实质上等于地理壳。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到了五十年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承认,到了六十年代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其动态平衡。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海洋等,还包括人类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