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系统是指 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经济活动的有机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流的整体。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工业生产单位、管理决策单位、辅助服务单位等,并形成了各种物质流、人员流和信息流。
工业体系的构成
工业生产单位
包括从事原材料采掘、加工或产品修配的厂矿。
管理决策单位
具有决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单位和附属的发展研究单位。
辅助服务单位
为生产厂矿服务的物资调运、产品销售服务等辅助单位。
工业体系的层次性
国家工业体系
与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特点密切相联,通过计划经济形成一定的部门工业结构。
地区工业体系
按经济区划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大经济区具有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
工业基地(工业地区)
由于在紧凑地域范围内集中发展了具有全国优势的工业而形成,强调主导工业部门的重要性。
工业体系内的联系
组织联系
在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对企业的垂直领导;在资本主义国家,则主要表现为公司内部的组织联系。
技术经济联系
由于连续性加工工艺流程、共用基础设施等原因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
工业体系的变化
自18~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体系在结构和布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涌现、老工业区的结构改组等。
中国的工业体系
中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兴建了几百个骨干企业,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全国工业体系,并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区工业体系。
工业系统的应用
工业系统不仅应用于宏观的国家层面,也应用于微观的企业层面,如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ICS)用于监控和控制工厂的生产过程。
综上所述,工业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结构,涵盖了从原材料采掘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并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