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游戏网-游戏发烧友乐园

仿佛游戏网-游戏发烧友乐园

网络游戏成瘾自测

59

心理依赖评估

关注个体对游戏的情感依赖程度,包括对游戏的渴望、情绪波动和心理满足等方面。

评估个体在没有游戏时的情绪状态,了解其对游戏的心理依赖程度。

行为特征评估

评估个体的游戏行为模式,如游戏时间、频率、游戏中断的难易程度等。

记录和分析这些行为特征,判断个体是否表现出成瘾行为。

生活影响评估

关注游戏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学业、工作、社交和身体健康等方面。

DSM-5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提供了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可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自我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花在游戏上的时间、无法控制欲望、产生不良后果、尝试戒断但失败等。如果在12个月内满足上述标准中的5条或更多,那么可能达到了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

专业量表

例如,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Nancy等人编制的《网络游戏成瘾量表》,以及根据DSM-5标准制定的自测工具。

这些量表通常包括一系列关于游戏使用模式、心理状态和社交关系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评估个体是否符合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

日常自我观察

参考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自我评估:时间管理、社交关系、心理状态等。

例如,是否因为玩游戏而影响了健康、学业以及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是否因为玩游戏而牺牲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时间,逐渐丧失了曾经的兴趣爱好?。

“三步法”

第一步,游戏使用者是否对游戏行为失控,并日益沉迷于游戏?

第二步,游戏行为是否导致了严重后果,明知有严重后果,仍控制不了游戏行为?

第三步,游戏行为是否造成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的丧失?

如果完全符合以上三步的情况,且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那么就达到了“游戏障碍”的诊断标准。

网络成瘾的八项准则

1. 我会全神贯注于网络上,并且会在脱机后,还想着上网时的情景。

2. 我需要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才能得到满足。

3. 我曾再三的想要控制、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但都没有成功。

4. 当我尝试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我会感到烦躁、闷闷不乐、焦虑、易怒。

5. 我停留在网络上的时间比我预期的还要久。

6. 我会为了要上网,而甘冒有可能危及或损失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风险。

7. 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我涉入网络的程度。

8. 我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或者释放一些烦躁不安的感觉,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忧郁。

通过以上方法,个体可以初步评估自己是否面临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或调整自己的游戏习惯。如果自我评估结果显示存在较高的成瘾风险,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