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系统的选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选型步骤和考虑因素:
系统分类
多联机系统根据制冷剂配管实际连接形式分为室外直接分支方式和室外总管、室内分支的连接方式两大类。
室外机选型
室外机的容量应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不同配管长度、主机与内机的不同高度差、内机总容量的超配比以及制热时室外机的不同化霜条件等因素进行修正。
室外机的选择还需考虑其作用半径,确保高压液管和吸气管的长度和高差引起的沿程阻力、三通分歧管和弯头引起的局部阻力在可接受范围内。
室内机选型
室内机的选择应根据房间的负荷需求、吊顶形式、空间大小等因素进行。例如,平吊顶且空间较大时可选择嵌入式四面送风的室内机,而暗装内藏风管式室内机适用于平面空间较大且需要节省造价或灵活配合内装修的情况。
室内机总容量应控制在室外机能力的50%~130%之间,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量管理。
冷媒选择
冷媒的选择应基于其热力学特性、环境友好性和成本效益。常用的冷媒如R410A和R134a提供了良好的热交换性能和较低的环境影响。
管道设计
管道设计需考虑室外机至室内机最长管道等效长度、室内外机高度差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减少能量损失。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空调分区的划分、新风解决方案和控制解决方案的拟定。负荷计算是设计的关键步骤,需根据设计要求、气候条件、建筑状况、发热设备等进行详细计算。
快速选型方法
可以采用快速选型方法,通过设计适配区间和判断功能组合是否选型错误来提高选型效率。
实例参考
可以参考某厂家技术样本中的选型案例,根据实际温度条件和配管条件进行初选,并综合考虑用户使用习惯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综上所述,多联机系统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分类、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容量及形式、冷媒选择、管道设计、系统设计和实际运行需求等多个因素。通过详细的负荷计算和系统规划,可以确保选型的准确性和系统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