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法律保护。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网络虚拟财产属于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具体到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如游戏账号、游戏货币、装备等,均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权利归属方面,法院普遍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属于玩家所有。对于经过实名认证的虚拟财产,以认证的实名身份作为权利主体;未经过实名认证的,能够实际支配掌控虚拟财产的人可推定为权利主体。
在价值认定方面,游戏账号的价值确定是财产纠纷类案件公正判决的前提和基础。不能简单地以游戏充值金额来认定游戏账号价值,而需要根据游戏官方价格、重置成本、市场现价等因素,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公平判断。
此外,利用计算机木马程序窃取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如游戏币、游戏装备等,应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而非盗窃罪。这是因为虚拟财产的本质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其存在和使用的载体依赖于网络游戏服务器,不符合刑法意义上“公私财物”的普遍特征。
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涉及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交易纠纷。例如,有公司通过游戏交易平台提供虚拟财产交易服务,被其他公司认为破坏了游戏秩序,损害了游戏用户和行业的合法权益,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此类案件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决,保护合法交易和用户权益。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受到全面保护,包括权利归属、价值认定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建议游戏用户和相关企业在遇到虚拟财产纠纷时,可以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寻求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