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系统,即 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是随着汽车部件电子化和控制系统自动化的发展逐步成长完善的一套自监测系统。它通过车辆安装的传感器及其它运行信息,结合软件诊断策略,能够诊断出车辆当前部件或者功能出现的故障,并以标准化的代码和MIL灯进行存储和输出。
OBD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部分汽车制造商开始使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即早期的发动机电控。如今,OBD系统在车辆通电或启动后,可随时监测全车所有相关传感器,当相关子系统运行异常,触发预先设定的故障条件时,OBD系统会根据故障的严重等级,通过仪表板故障灯向驾驶员发出不同的警示信息,提醒用户注意。同时,行车电脑(ECU)会储存详细的故障信息与故障代码,供维修人员在排除故障时调阅,并提供维修完成后的故障信息删除功能。
OBD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实时数据回报:
OBD系统可以回报各式各样的实时数据和标准化故障代码,使得汽车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更加准确便捷。
排放性能监控:
OBD属于污染控制装置,能够诊断影响排放性能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通过报警系统显示。
故障信息存储:
故障信息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
维修辅助:
OBD系统提供的故障信息对于快速准确定位问题所在至关重要,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在年检时,可以使用OBD诊断仪读取车辆各项数据,查看是否存在故障代码和相关数据信息,并作为判断车辆检测是否合格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