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分级是为了保护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减少不适宜内容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并帮助家长和监护人更好地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产品。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网络游戏分级的概述:
早期尝试
2002年,《大众软件》杂志曾试拟了一份游戏“评测与推荐” (分级)制度的草案,将游戏按照玩家的年龄段分为4个等级,包括普通级、指导级、专家级和研究级。
2010年标准
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进行了网络游戏分级标准的研究,并于1月10日在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公布了这一标准。该标准将网络游戏分为适合全年龄段、12岁以上、18岁以上三个级别。
内容审查
分级标准重点考虑了网络游戏的内容和网游玩家的年龄,将游戏功能模块细化为20个游戏模块,并按照年龄种类分成7级,包括3岁、6岁、10岁、13岁、17岁、18岁和待定级别。
2020年标准
网游分级标准将中国网游划分成三个等级:全年纪段、12~18岁、18岁以上,并为游戏打上“激励”、“制止”和“限制”标签。评价指标包括文化价值导向性、虚拟社会健康度、游戏时间限制性、游戏对抗性、感官接受度,并包含20个游戏模块。
2023年标准
中国音数协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了《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按照年龄划分出了三个等级:8+、12+、16+。虽然国内并没有18+级别,但在起草的文案中曾提及。
现状与未来
尽管有上述尝试和标准,但中国内地目前尚未正式实施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不过,随着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于游戏分级的政策出台,以规范游戏市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建议:
家长和监护人应关注游戏分级标准,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产品。
游戏开发者和运营者应遵循分级标准,确保游戏内容的适宜性。
政府应积极推动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实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游戏环境。